劉凱玲
  前不久,武漢市一市直單位反映,僅去年全年該單位就接系統傢俱到了1300多個開會通知,平均每個工作日要開5個會。更有基層幹部坦言,“每天都疲於奔會,最多一天要開9個會,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辦實事,工作只能晚上加班做”(12月2日《人民日報》)。
  一個省會城市的市直單位,一年就接到了1300多個開會通知,平均每個工作日要開5整合負債個會。如果再加上本單位召開的內部會議與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的會議,那更是一個巨大的數字。難怪基層幹部吐槽說:“每天都疲於奔會,最多一天要開9個會。”如此文山會海現狀很是令人深思。
  雖說我們對替身開會、開會睡覺的現象深惡痛絕。但是會議如此之多之濫,如何讓人不找替身開會,如何讓人在會場不打瞌睡?其實,會建築設計場瞌睡蟲也是文山會海的土壤慢慢“喂”大的。
  在現實會議生態中,以文件落實文件,以會議落實會議的地方與部門不在少數。有些已經下系統家具發文件、材料,下級部門已經瞭解會議精神,根本不必要召開的會議也照開不誤。不少會議缺乏實際內容,講話領導照本宣科、老生常談。除了會議多、與會人員多、議程複雜以外,有的官員講話信馬由韁,滿嘴跑火車,不講技術含量。面對繁冗的會務,官員疲於應付,哪來時間深入基層,哪來的時間關心民生問題?
  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明確指出,要精簡會議活動,切實改進會風,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;提高會議實效,開短會、講有巢氏房屋短話,力戒空話、套話。
  借鑒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與部分地區“無會月”、“無會周”的制度探索,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給文山會海定下硬杠杠,把會議數量、開會方式、會議時間、講話人數、講話時間,作一個硬性規定。把監督評價權交給臺下聽眾,有人違反了規定,就啟動監督問責程序。切實壓縮不必要的會議,提高會議質量。
  只有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,給文山會海戴上制度“緊箍咒”,精簡繁冗會務,使會風建設成為一種工作常態,把文山會海的評價權交給基層幹部群眾,請群眾參與監督,實現綜合治理,才是轉變會風的關鍵。  (原標題:“一天五會”暴露會風頑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v88wvgab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